KV
20251020 車界週報
車未來 2025-10-20 09:15

20251020 車界週報

車界週報整理最近一週台灣汽車市場所發生的重要事件。

本田投資美國AI新創公司,以E2E端到端架構挑戰傳統感測器導向的自駕技術
車未來 2025-10-18 22:19

本田投資美國AI新創公司,以E2E端到端架構挑戰傳統感測器導向的自駕技術

目前主流的自駕與ADAS系統,大多採用「模組化感測融合」架構,透過多顆攝影機、雷達、LiDAR等感測器收集資料,經由多層演算法進行物件辨識與環境建模,再進入決策與控制階段。這種架構的優點在於可控性高,但開發流程冗長、資料標註成本龐大,且不同模組間的誤差累積,常導致整體系統反應不夠自然與一致。本田技研工業(Honda)近日宣布將對美國加州AI新創公司Helm.ai進行追加投資,期望將自動駕駛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研發策略,從「傳統感測器導向」邁入「AI端到端(End-to-End, E2E)」學習架構的新時代。

20251013 車界週報
車未來 2025-10-13 09:24

20251013 車界週報

車界週報整理最近一週台灣汽車市場所發生的重要事件。

電動車的充電能否成為永續轉型的一環?
車未來 2025-10-11 22:22

電動車的充電能否成為永續轉型的一環?

電能化的移動,對於邁向淨零碳排進程的重要性無庸置疑,是汽車產業目前最關鍵的主軸之一,而當行駛本身已達成零碳排後,充電行為能否同樣成為永續轉型的一環呢?近日Mercedes-Benz發表了稱為ELF (德語Experimental-Lade-Fahrzeug)的充電實驗車,是一個結合超高速、雙向、太陽能、感應式與導電式等多種充電技術的整體實驗平台,透過移動充電實驗室來探討如何將「永續」從概念落實為可驗證、可應用的技術現實。

20251006 車界週報
車未來 2025-10-06 09:33

20251006 車界週報

車界週報整理最近一週台灣汽車市場所發生的重要事件。

能量密度大提昇 全新電池架構ETOP可能是繼CTP後的重大突破!
車未來 2025-10-03 11:29

能量密度大提昇 全新電池架構ETOP可能是繼CTP後的重大突破!

儘管美國市場近期對電動車的需求出現降溫,但電池技術的發展仍未停歇。近期,來自麻省劍橋的新創公司24M Technologies公布了名為“SemiSolid”與ETOP (Electrode-to-Pack)的全新電池架構。該設計源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實驗室研究成果,標榜能在同一空間內提升能量密度、縮短充電時間,甚至降低電池生產成本。若能落地量產,將可能成為繼“Cell-to-Pack” (CTP)之後的下一個重大突破。

2025 九月份台灣車市掛牌數字分析
車未來 2025-10-01 22:18

2025 九月份台灣車市掛牌數字分析

總市場整體大勢 : 九月份的總市場掛牌數字為32,227台,較八月份成長了9.4%之多,但較去年九月份衰退11.8%。本月份主要品牌幾乎都呈現不同幅度的成長,其中以Mercedes-Benz的漲幅65%為最高。衰退最嚴重的是Lexus,主因是旗下銷售主力NX適逢年式切換,交車量下滑37.3%之多。今年截至九月底為止的年度累積掛牌數字為296,137台,較去年衰退達13.9%。本月份除了持續受到關稅與貨物稅議題的影響,又加上適逢民俗月的購車淡季,但在政府實施新購排氣量2,000cc以下小客車可享有最高5萬元貨物稅退稅的政策後,買氣開始回升。今天開始進入2025年的最後一季,雖然各廠持續為了訂單數字努力,但也有部分品牌宣示不會調降車價,對銷售數字的影響有待觀察。對於今年度的總市場預測,本站認為最樂觀的狀態下,仍然會較去年降低約10%左右。

2025年IAA慕尼黑車展兩項前瞻新技術,顯示汽車產業逐步轉型為「行動科技產業」
車未來 2025-09-18 23:04

2025年IAA慕尼黑車展兩項前瞻新技術,顯示汽車產業逐步轉型為「行動科技產業」

在今年德國慕尼黑的IAA國際車展上,六大展館已幾乎被科技公司與新創方案佔據,汽車本身似乎成為襯托的背景。這樣的格局,反映了汽車產業正逐步轉型為「行動科技產業」,電機、半導體與顯示技術正與車輛深度融合。其中兩項技術尤為值得關注,一是Valeo與Mahle合作開發的iBEE電機,另一則是三星推出的OLED智慧座艙顯示方案。

「合作式壅塞管理」可望成為同時改善交通效率、道路安全與能源效益的新方案
車未來 2025-09-13 21:50

「合作式壅塞管理」可望成為同時改善交通效率、道路安全與能源效益的新方案

汽車駕駛人在平日通勤或假日尖峰時段,經常受困於塞車當中,不僅造成時間浪費,也導致能源消耗與安全風險。近日Nissan於美國矽谷先進技術中心(NATC-SV)攜手康特拉科斯塔交通局(CCTA)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共同推動「合作式壅塞管理」(Cooperative Congestion Management, CCM)計畫,並透過實際道路測試,驗證其改善交通效率、提升燃油經濟性以及強化駕駛安全的潛力。

2025數位轉型指數出爐,新創與中國大陸品牌全面崛起,傳統車廠仍然落後
車未來 2025-08-20 22:03

2025數位轉型指數出爐,新創與中國大陸品牌全面崛起,傳統車廠仍然落後

Gartner近日發表《2025數位車廠指數》(Digital Automaker Index),傳統車廠如Renault、Jaguar Land Rover及Ford,在軟體能力方面仍顯落後,難以追上Tesla、Nio及小米等「數位原生」品牌。Gartner將軟體實力領先的車廠稱為「新興主導者」(new incumbents)。這些企業在八項軟體導向指標的綜合得分,從2024年的60.6%提升至2025年的61.6%。反觀傳統車廠,今年得分降至33.8%,低於去年的34.1%。

本田投資美國AI新創公司,以E2E端到端架構挑戰傳統感測器導向的自駕技術
車未來 2025-10-18 22:19

本田投資美國AI新創公司,以E2E端到端架構挑戰傳統感測器導向的自駕技術

目前主流的自駕與ADAS系統,大多採用「模組化感測融合」架構,透過多顆攝影機、雷達、LiDAR等感測器收集資料,經由多層演算法進行物件辨識與環境建模,再進入決策與控制階段。這種架構的優點在於可控性高,但開發流程冗長、資料標註成本龐大,且不同模組間的誤差累積,常導致整體系統反應不夠自然與一致。本田技研工業(Honda)近日宣布將對美國加州AI新創公司Helm.ai進行追加投資,期望將自動駕駛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研發策略,從「傳統感測器導向」邁入「AI端到端(End-to-End, E2E)」學習架構的新時代。

電動車的充電能否成為永續轉型的一環?
車未來 2025-10-11 22:22

電動車的充電能否成為永續轉型的一環?

電能化的移動,對於邁向淨零碳排進程的重要性無庸置疑,是汽車產業目前最關鍵的主軸之一,而當行駛本身已達成零碳排後,充電行為能否同樣成為永續轉型的一環呢?近日Mercedes-Benz發表了稱為ELF (德語Experimental-Lade-Fahrzeug)的充電實驗車,是一個結合超高速、雙向、太陽能、感應式與導電式等多種充電技術的整體實驗平台,透過移動充電實驗室來探討如何將「永續」從概念落實為可驗證、可應用的技術現實。

能量密度大提昇 全新電池架構ETOP可能是繼CTP後的重大突破!
車未來 2025-10-03 11:29

能量密度大提昇 全新電池架構ETOP可能是繼CTP後的重大突破!

儘管美國市場近期對電動車的需求出現降溫,但電池技術的發展仍未停歇。近期,來自麻省劍橋的新創公司24M Technologies公布了名為“SemiSolid”與ETOP (Electrode-to-Pack)的全新電池架構。該設計源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實驗室研究成果,標榜能在同一空間內提升能量密度、縮短充電時間,甚至降低電池生產成本。若能落地量產,將可能成為繼“Cell-to-Pack” (CTP)之後的下一個重大突破。

性能提昇、壽命加長、雙化學概念 2025年IAA慕尼黑車展看見電池新啟發
車未來 2025-09-25 11:19

性能提昇、壽命加長、雙化學概念 2025年IAA慕尼黑車展看見電池新啟發

繼上一篇探討2025年IAA慕尼黑車展上,我們可以觀察到汽車產業正在往行動科技產業轉型之外,其實電池領域同樣也是值得關注的焦點。有多家電池與車廠選擇在此舞台展示最新成果,其中Rimac與輝能科技(ProLogium)合作推出新世代固態電池原型,中國大陸的寧德時代(CATL)則端出針對歐洲市場的超長壽命LFP電池與「雙化學」概念,分別切入高性能、低成本、以及靈活應用的不同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