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新創持續引領汽車數位化 傳統車廠面臨困境

近日Gartner Digital Automaker Index公布了第二屆的汽車數位化指數年度報告,以13,919個資料點囊括9大領域,共檢視了22間汽車至製造商,結果顯示以Tesla為首的電動車新創品牌仍然持續引領潮流,而Toyota等傳統車廠則面臨了重大挑戰。

Tesla在本屆報告中,依然是電動車及數位化領域的領導者,擁有22個車廠最高的76.9%數位化指數,但已較2023年降低了4%,主因是在聯網能力上稍嫌劣勢,該廠至今尚未正式導入5G連線技術,也未應用衛星連接功能,且該廠的應用程式客戶滿意度正在下降當中。除此之外,Tesla高層管理團隊的頻繁變動也影響了其表現。不過Tesla著名的OTA無線軟體更新機制仍持續創造優異獲利,可說是Tesla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緊追在Tesla後的兩間中國大陸電動車新創品牌-蔚來汽車與小鵬汽車,都擁有搶眼的表現,其中蔚來汽車的指數成長2%,小鵬汽車更成長13%之多,而吉利汽車與比亞迪的成長幅度也分別有10%及18%,顯示中國大陸品牌的數位化能力急起直追,在近期DeepSeek人工智慧技術問世後,未來的發展值得關注。

美國的主要電動車新創品牌Rivian與Lucid都保持在數位化指數前五名的第一梯隊當中,其中Rivian受惠於相當進步的分區電子架構(zonal electronics architecture),使該廠的R1T皮卡及R1S休旅車擁有出色的效率。

再來看到傳統汽車品牌部分,表現最佳的Ford也僅有40%的數位化指數,而豪華品牌BMW與Mercedes-Benz儘管已投入數位化轉型多年,都仍在38~39%間掙扎。其中最為情況最嚴重者當屬傳統車業的巨頭Toyota,數位化程度僅有26.5%,而Jaguar Land Rover更是在第二屆中未見改善,敬陪末座。

根據本次報告指出,Toyota在數位化轉型中最明顯的問題是,軟體部門負責人可能因企業文化與結構的因素,並不直接向執行長進行匯報,讓這間擁有深厚汽車製造經驗的品牌,在軟體領域的投入與承諾處於劣勢。至於Jaguar Land Rover碰上的困境,則包括領導階層缺剌對於科技的認知、軟體開發未視為優先項目、軟體工程師待遇不足、車輛架構現代化程度不足、自動駕駛與電動化技術需提升等等,也都是傳統車廠可能共同遭遇的困境。

理解傳統車廠在數位化過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後,可以歸納出與新創品牌的差異,首先是領導高層多半來自於科技領域,因此對軟體的處理效率與優先程度都會高於傳統車廠,對於頂尖軟體人才的重視程度也更高。傳統車廠需要導入軟體優先的策略,進一步讓科技與汽車結合,才能在車業數位化的未來中繼續保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