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需要再打造新的電動車平台嗎?

豐田是全世界近代最早研發純電車的車廠之一,但在新能源策略的思考上,豐田之後選擇了hybrid與氫燃料電池。這兩項技術的確是豐田獨步全球的專長,但全球車市現在卻選擇了電動車。豐田必須要及早決定接下來研發資源在各領域投放的比例,也要審視目前的電動車平台技術水平是否能符合接下來10年的需求。

    豐田在去年底舉行記者會,宣佈將大步朝電動車時代邁進,在2030年之前將投資4兆日圓研發經費開發全新電動車款;同一時間,也仍以4兆日圓持續開發氫燃燃料電池車與其他燃油車款。之後在這近一年的時間裡,中國電動車市場大幅躍進,帶動全球電動車產業即將在今年突破千萬台,甚至已有不少研究單位指出2025年全球電動車將突破2,000萬台,樂觀預估甚至上看2,500萬台;這個數字已相當於每4台新車就有一台會是電動車(BEVPHEV)。很顯然地,電動車如野火燎原般地快速成長,已遠超出豐田一年前的預期(當然也超出絕大部份傳統車廠的預期)。所以身為全球車市霸主的豐田,對於目前僅發表兩台新車款(BZ4XBZ3)e-TNGA平台技術,是否能因應未來競牌持續推陳出新的電動車款的挑戰,其實已開始在慎重思考了。最近豐田與大陸一汽合作的BZ4X,以及與比亞迪合資新公司BTET所共同開發的BZ3,才剛在中國發表上市,而且在三電技術上有不少部份都尚需借重於中方的協助。所以看來豐田在電動車款商品化的賽道上已落後中國自主品牌至少2年。現在如決定要改進e-TNGA或另開發全新平台,時程表將是豐田最大的挑戰,因為除了中國人自主品牌的崛起之外,豐田最大競爭對手VAGSSP全新電動車平台將在2026年之前推出,另外全球銷量排第三的南韓現代集團也早已積極佈局電動車開發計劃。豐田該如何正確且迅速地決定下一個十年的產品策略呢?

    豐田當初在擬訂產品戰略的主要思考點之一,是基於全球許多國家的電力供應不足或不普及,以及充電設施佈建工程曠日費時,如非有足夠經濟實力的先進國家,恐難以在短時間內順利推動電動車的發展;其次,豐田的氫燃料電池技術獨步全球,同時也是能符合淨零碳排的目標,要放棄自己的優勢去追逐開發進度已落後的電動車技術,其實還真的是說不過去。但如果來看德國車廠下定決心捨棄燃油動力引擎的主導地位,轉而全力攻電動車技術的態度,再加上對電動車市場近年發展進程的誤判,豐田持續堅持氫燃料電池車的開發,看來已不是技術面可行性的考量,而是在大環境趨勢下,到底是要逆勢操作、還是要順勢而為了。我不是研發人員,並不了解e-TNGA詳細的技術優劣勢,但站在豐田集團長遠業務經營的角度來思考,有幾點想法

  • 目前北美市場是豐田最大的銷量來源。美國的電動化進度緩慢,看似對豐田有利,但日前加州首先通過2035年零排放的法規,其他州將來可能會陸續跟進。再者,Tesla是美國新能源車發展的英雄,美國絕不會棄電動車朝氫燃料電池車而去,所以在總統拜登大力推動充電站興建的政策下,豐田必須要儘速端出完整的電動車產品線來穩住北美市場的佔有率。
  • 全球最大的市場 - 中國,在今年有近30%是電動車,如果說到了2025年會有近一半是電動車,我也不會訝異。豐田近年好不容易擺脫大陸消費者的民族情結,開始在銷售上有所成長,現在如不從比中國自主品牌擅長的電動車下手,與自主品牌在產品力、製造品質、CP值上硬碰硬,這幾年好不容易所累積的銷售成果將會在接下來幾年內消耗殆盡。
  • VAG9月更換新的CEO之後,明顯將更多資源壓在中國市場上;其新成立的電動車公司與自駕技術研發公司,必將在數年內展現銷售成果。如果豐田無法於短期內在高度電動化的中國市場,展開有如同VAG一般的深度戰略佈局,全球銷售霸主之爭恐將於不久之後易位。
  • 豐田的產品在歐洲市場一向不太吃香。現在中國自主品牌的電動車大軍已開始進駐歐洲市場以及東南亞,豐田在東南亞霸主地位已開始受到挑戰,歐洲市場如不再做思考,將為時已晚。目前西歐市場今年電動車滲透率已達20%,在Tesla柏林工廠準備持續擴充產能後,相信明年歐洲電動車市場將迎來爆發性的成長。如果連中國自主品牌都可進軍歐洲電動車市場,擁有龐大資源的豐田難道不能嗎!?

     從這幾點來審視豐田的下一個十年,毫無疑問地,電動車才是帶動業績的唯一解答。全球禁燃油車或淨零碳排的法規生效時間點雖普遍在2035年之後,但目前電動車狂潮席捲而來,3年之內就必須要在產品研發上拿出實質成果。所以我認為豐田不但要持續改善e-TNGA3年內短期對策,與他國車廠合作也可以),更要同步展開全新平台的開發(5年後的長期解決方案)。相信不久之後,我們就可看到豐田明確的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