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的三大策略

台灣汽車產業一度被稱為夕陽工業,不只是因為汽車業本屬勞力密集資本密集且低獲利的產業,更是因為台灣汽車業只是品牌代工,賺的都是辛苦錢,同時也無太多的技術含量。如今全世界電動車趨勢已起,正是台灣ICT產業大展身手的良機,而傳統車廠該如何儘速轉型掌握自己的未來呢?政府開始出手幫忙,車廠自己更需積極規劃溝通,向上反映需求,才能有加乘的效果。

     為達成國發會於今年三月底宣佈的2040年新車零排放目標,經濟部日前規劃三大策略來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

  • 補助在地成車生產。推動每年2家車廠在地生產電動車。合計有5.78萬台國產電動車生產。
  • 補助開發關鍵零組件。配合電動車國產化生產,使用國產關鍵零組件,並且回銷品牌母廠,帶動車用電子產值。預計在2025年時,台灣車用電子產值將翻倍至6千億元。
  • 帶動內需市場。2030年政府公務車全面電動化(另之前已宣佈2030年公共巴士全面電動化)。另尙有電動計程車補助案與電動小貨車開發補助案等等。

     政府終於端出了一些實質的行動方案來協助發展未來汽車業,這絕對是件好事;但站在汽車產業的角度來看,我仍然有些建言,期待能真正為汽車新科技產業找到出路,又能趕上落於其他先進國家之後的電動車滲透率進度

  • 目前台灣汽車組裝廠大都屬日系品牌,偏偏日本車廠的電動車發展緩慢;另外電動車時代來臨的初期,各大國際車廠的龐大研發費用急需藉大量生產做攤提,而在海外市場必以成車出口方式來滿足需求,勢難以CKD方式委請海外當地車廠代工組裝。所以台灣想繼續複製燃油車時代模式來尋求成車組裝代工,並將國產零組件回銷母廠的做法,可行性將非常低。所以接下來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自創品牌、或是導入國外其他生產資源有限的新創電動車品牌(合作以提早量產產生營收)。台灣汽車內需市場太小,無論選擇哪一條路,終將需外銷成車或打入國際關鍵零組件供應鏈,才值得投資研發。台灣ICT產業發達,自創電動車品牌並非難事,但如要到全球市場去競爭,還需要政府提撥預算協助展開國家級行銷,才算是真正幫助到汽車產業。
  • 數十年前,南韓汽車產業剛起步(比台灣起步時間更晚),其政府協助以高價買斷了一些先進國家的引擎技術與生產權,讓南韓車廠立即奠定了堅實的技術根基,大幅拉近與國際領先集團的差距。現在台灣在汽車新科技的關鍵技術中,明顯落後的兩項是電池與自動駕駛;我認為要跳過鋰電池(目前國內已有多家大企業在進行鋰電池的開發),由政府來大力扶植固態電池技術發展,以加速超越目前國外的新創公司。另外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政府應及早佈局,聯合ARTC、工研院等已有基礎研發實績的單位,共同研擬投資標的,直接入資有潛力但極需資金周轉的國際性自駕技術公司(這樣的公司應該不少)。之後再由ARTC、工研院協助將技術轉移給國內車廠(目前台灣車業或科技業完全沒有能力進行L4自駕技術研發或技術轉移)。
  • 政府電動車政策最重要的是,頒佈新車零排放時間表的法令。現在2040零排放只是個目標,而國際車壇大趨勢則是紛紛公佈 2035零排放的「法令」;無論在時間點上、或是法律的約束力上,台灣都已落後了。當然,這又要回到目前台灣車廠都是品牌代工的問題如果品牌母廠不給電動車款進行CKD代工,那麼零排放法令一旦頒佈,到時這些車廠不都要關門了嗎?!所以我在前述的內容所提,這就是 “雞生蛋、蛋生雞” 的問題! 台灣汽車產業只有靠自創品牌,才能在電動車時代掌握自己的命運,否則連帶影響了內需市場的發展,到時台灣就真的會是電動車時代的落後國家了。

     當政府已規劃了800多億元要來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時,在魚池放了一堆魚的做法(政府公務車換成電動車)恐已緩不濟急,況論魚池的魚吃完之後該怎麼辦呢?何不領頭開著船拿著釣竿、魚網去大海抓魚(自創品牌的國際行銷、買先進技術、培植未來技術),機會應該會多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