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兩地的汽車產業自百餘年前以來一向領導全世界潮流。二戰結束之後,情勢慢慢發生了變化⋯ 日本從戰後廢墟中再次崛起,從60年代之後以產品品質與工廠效率開始在全球車市攻城略地,逐漸成為汽車強國。而韓國則更是在韓戰之後,才開始經濟建設,規劃汽車產業;之後循著日本車廠的模式,從低價車款摸索進入各地市場,並在近年來勇於轉型進軍高價產品級距與汽車新科技,如今亦成一方之霸。同一期間,歐美車廠當然也在進步,但總覺其車廠悠久歷史的包袱太重,導致鋭意創新能力不足。一直到最近十年,Tesla的橫空出世,才把所有歐美車廠的決策者真正驚醒了⋯ 原來油車高獲利低風險的美好時光終於開始要邁向尾聲了。再加上2015年議定的巴黎協議,針對零排放訂下了時間表,正式宣告汽車產業將邁入新的階段,迎接電動車等新能源科技的到來,也意味著市場將發生前所未見的大洗牌。這種急劇變化的大環境,無疑給了更多非傳統車業領域的科技業與出行服務業者更多的潛在商機。當然再擴大層面至國家之間的競爭來看,在歐美日韓等汽車強權之外,其他國家當可從中找尋出在未來汽車產業中的全新定位,甚至能抓住機會全力一搏,搶跑至領先地位。這其中,由中國自主品牌領軍的亞洲造車新勢力出現了⋯ 尤其在市場龐大的中國市場,可以看到從改革開放幾十年以來大陸車廠向合資品牌學習基礎造車技術與抄襲外型設計的囧境,直到近幾年各大國際車廠爭相與大陸車廠或科技業做關鍵技術合作的態勢,局面完全扭轉,顯示未來車市變化風雲詭譎,歐美車廠將需承受日韓之外的亞洲勢力全新挑戰。
先從美國市場來看⋯ 這本一向是美國汽車品牌的大本營,現在已進駐或規劃將進駐的亞洲造車新勢力如下⋯
- 中國:BYD純電巴士工廠;Volvo (母公司是吉利汽車)在2018年起運轉的工廠,生產油車、插電、純電車款。另在中南美洲也有多個中國車廠,是否也有銷往美國市場,尚待確認。
- 台灣:鴻海買下Lordstown工廠,將生產Lordstown、Fisker等品牌電動車,甚至包括Monarch電動曳引車,定位為代工車廠。日前鴻海也宣佈將在美國汽車重鎮底特律設立乘用車研發中心。
- 越南:自主品牌VinFast將在北卡蓋電動車工廠,2024完工運轉,年產能達15萬台。
再來是連日韓品牌都很難推展的歐洲市場,亞洲造車新勢力也有進駐⋯
- 中國:上汽集團的MG與Maxus以新能源車款外銷至歐洲,初期目標年銷12萬台;蔚來在匈牙利設置換電池站的研發與製造中心,並在9月就要投產,支援其歐洲各地的車主換電服務。蔚來已在去年於挪威開始銷售,今年將擴及至德、荷、瑞典等國。此外BYD、小鵬皆已進入挪威。這些也只不過就是這一、兩年以來陸續發生的事。此外長城汽車於去年底在德國法蘭克福設立了歐洲總部,進行歐洲市場的全盤規劃;而吉利與奇瑞啟動得更早,在幾年前利用PSA自GM收購Opel的同時,接收了Opel研發中心失去工作的2000人,順勢成立了歐洲總部。全球第一大電池廠寧德時代的德國工廠今年將開始運轉,並宣佈將在匈牙利蓋年產能達100GWh的第二座工廠。
- 台灣:鴻海在去年10月的鴻海科技日,宣佈將依序在歐洲、印度、南美洲設立電動車生產基地,但細節並未透露。如果沒有像美國Lordstown一般直接收購設備與既有人力的機會,我想要憑空在歐洲蓋車廠成立團隊的困難度,對一個從沒涉足過汽車業的台灣公司是很高的,同時也不符鴻海著重時效的公司文化。另或者是之前與Stellantis 集團在智能座艙方面的技術合作計劃,促使鴻海思考就地設廠供貨,也是可能的走向。
- 越南:VinFast不只在美國,也將在德國設廠,計劃2025年開始量產電動車行銷歐洲。另已於今年起外銷成車至歐洲市場,企圖心十足。
總的來說,敢於挑戰歐美兩地汽車市場,必須以新能源車款為基礎,搭載先進的人機介面與娛樂資訊系統,並要以很高的CP值才能與當地的老牌車廠產品拉開差異化的程度。如果連日韓車廠都很難攻入的歐洲市場,竟有中、越、台灣等車廠都已陸續爭相投入,其欲在電動車時代證明自我實力的決心絕對令人刮目相看滿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