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會是台灣汽車新科技發展的重頭戲嗎?

非電池業的企業開始做電池,如果不是擁有突破性的技術,那就是需要以穩定的原物料貨源、成熟的製程、加上具競爭力的價格,才有可能贏得車廠的青睞。台灣現在拚動力電池市場其實已經慢很多步了,別說中日韓的鋰電池三強,就算是歐美等車廠的自謀供應對策都已在前兩年大致定案了。新科技的商機如未洞燭機先,要想追上甚至超車將需耗費更多倍的資源與時間。

過去一年內,台灣陸續有台泥、鴻海、與台塑三家大企業,投入電動車電池的開發生產。台泥的生產線佈局高雄小港,主打三元鋰電池,預計明年就可完工啟用,年產能為1.8 GWh;鴻海的生產線位於高雄大寮的和發產業園區,主打LFP磷酸鐵鋰電池,預計2024年完工啟用,年產能為1 GWh,同時也將進行固態電池的研發;至於在7月初宣佈的台塑集團,生產線落腳於彰濱工業區,同樣主打LFP,也將於2024年完工啟用,年產能為2.1 GWh,並規劃二期工程擴能為5 GWh。這三家台灣的標竿企業不約而同地投入電池生產,目標雷同,但其背後的策略卻各異其趣

  • 台泥目標瞄準國際高端電動車廠。三元鋰電池產品性能高、材料價昂、所需技術水平也較高。其位於南科的能元科技將負責產品研發,並在本月初已與英國電動車新創McMurtry簽署技術合作協定,以其開發的賽車來測試能元的高功率低阻抗電池;而在高雄的三元能源科技則專注於製程研發。往三元鋰的方向發展是一招險棋,因材料的全球供應鏈將愈來愈不穩定且成本將因此難以掌握;但如果台泥有掌握住原物料來源,則反將能成為獲利較高的佈局。不過數年後還將面對更高性能等級的固態電池的挑戰。
  • 鴻海整合上游材料供應商拚高CP值電池。鴻海在電子代工業一向以成本管控與工作效率聞名,現在來到電動車業也不遑多讓,以母雞帶小雞的精神整合廠商直攻價廉耐用的LFP,形成自給自足的電動車供應鏈。因考慮到三元鋰製造的挑戰,鴻海同時繞過三元鋰,目標鎖定與國內廠商合作固態電池研發,但應該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看到量產的可能性。
  • 台塑集團是國內最早研發動力電池的企業,但遲至今年才確認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全力推動電池生產。不過以其累積十餘年的多項研發技術認証經驗,與其集團龐大的原物料供應能量(預計電池自製率在70%以上),台塑做電池跟別人將會不太一樣。我相信台塑的LFP價格將會是最實惠的,但電池的性能與耐久性需要全車週邊系統的匹配驗証,這是台塑在成本優勢之外,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未來智能電動車的用電量愈來愈高,而容量不足正是LFP天生的弱點)。

     由以上三家的策略,再搭配全球電動車發展的時間表來看,台泥目標定位明確,但物料供給環境不確定因素較多;鴻海的風險分散,但又能掌握供應鏈與 “出海口” (成車製造廠)商機,而且還搭上先進的固態電池商機,可謂短中長期發展皆兼顧;台塑的自主電池技術根基最穩固,但未來汽車新科技需要團體作戰,才能掌握時間點提早卡位。2025年是全球電動車銷售爆發的關鍵時刻,但此時各大車廠早已擬訂電池需求對策,單純生產電池的公司如尚無明確的合作車廠,則必須以獨特的賣點(例如:價格、性能、可充放電次數、甚至擁有配合車身底盤結構做客製化電池包配置的設計能力),才能在諸多電池大廠或車廠自建的電池廠之中突圍而出,取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