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AI浪潮高度能源需求,電動車退役電池將成解方

AI浪潮席捲全球,對於能源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而電動車產業在近年也持續擴張,當電動車電池面臨淘汰替換時,這些退役的電池,可望成為AI產業能源需求的新解方。由特斯拉共同創辦人JB Straubel所領軍的Redwood Materials,正在透過重新利用退役電動車電池,打造出北美最大規模的二次壽命儲能系統,可視為電池回收技術上的躍進。

Redwood位於內華達州沙漠的最新專案,由來自Toyota、GM、Volkswagen等多加車廠共792個退役電池模組組成,儲能容量達12MW / 63MWh,足以支撐一座AI資料中心的日常運作,並結合鄰近的太陽能設施形成微電網。此舉不僅是對電池再利用潛能的展現,更在電力需求日益高漲的背景下,提供一種去中心化且高效的解決方案。Straubel表示,這只是開始,該公司已準備啟動更多大型專案,下一波將進一步擴大規模與應用範圍。

根據美國能源部統計,AI資料中心在2024年已占全美用電量的4.4%,預估至2028年可能攀升至12%,年耗電量恐突破580 TWh。這樣的成長態勢,正快速推升儲能市場需求。Boston Consulting Group指出,2025年上半年北美儲能系統安裝量創新高,整體市場將從今年的52 GWh需求成長至2030年的90 GWh。在這波成長曲線中,EV二次壽命電池將扮演關鍵角色。

不過,退役電池再利用的經濟性一直備受質疑。不同來源、不同化學組成的電池,要拼湊成穩定、安全且低維護的儲能系統難度不小,價格也須明顯低於全新儲能模組才能具吸引力。Boston Consulting Group全球電動車與儲能總監 Nathan Niese指出:「這個想法本身很合理,但挑戰一直在於如何讓經濟模型成立。」

Straubel強調,Redwood的優勢在於其龐大的回收規模與供應網絡,佔北美 90%以上的鋰電池與材料回收量,讓其能以更具競爭力的單位成本提供二次壽命儲能方案。預計未來12個月內,該公司將擁有逾5GWh的儲能部署能力,並已成立新事業單位Redwood Energy專責推動再利用應用。

在地供應鏈建構與地緣政治角力,使得美國正更重視本土電池回收與再利用能力。中國大陸鋰鐵電池遭課稅限制進口,反向助長Redwood等業者的競爭優勢。Smartville執行長Antoni Tong 表示:「若想將戰略材料保留在美國本土,就必須優先發展『再利用』,而不是一開始就回收。」

然而,美國近期通過的「Big Beautiful Bill」法案,則為儲能市場帶來不確定性。該法案將在2027年底前逐步取消風能與太陽能的稅賦優惠,而電池儲能系統多與再生能源搭配,受此影響將面臨市場壓力。同時,若電動車稅賦補貼縮減,未來退役電池的供給量也恐下滑。

雖為Redwood為領頭羊,但並非業界唯一。如Smartville去年底便已為Nissan北美總部建置一套500KWh儲能系統,全部使用Leaf電動車的退役電池。另一家B2U Storage Solutions自2020年起,在加州營運一座3MW / 28MWh的混合儲能系統,使用約1,300顆退役電池。而Element Energy則於2024年初在德州啟用53MWh儲能廠,使用900顆電池為該州電網供電。

Redwood選擇不接入傳統電網,以加快部署速度。Straubel表示,該微電網系統不需申請併網與建設許可,從規劃到完工僅耗時5個月。這種離網式部署方式,未來可應用於臨時性或偏遠區域的AI資料中心、軍用基地等場所,提供極具彈性的能源解方。

Redwood所在的內華達沙漠,如今已成為AI基礎設施的新重鎮。蘋果、Google、微軟等科技巨頭皆在當地興建大型資料中心,Redwood則恰巧位處其中。Straubel認為,這場部署只是開端,公司正積極規劃下一階段更大規模的二次壽命儲能系統。

從Redwood的案例可以看出,退役電池不再只是等待拆解與回收的廢料,而是儲能市場中的一塊寶藏。當AI與再生能源需求快速增長,如何高效、永續地管理能源成為全球共同挑戰。Redwood等業者提供了一種可能性:讓電池在退役後仍能延續其使命,為這個電力飢渴的世界提供實際可行的解方。

對於國內電動車與儲能產業而言,Redwood的模式提供了三項值得借鏡的啟示。其一,建構本土回收再利用產業鏈刻不容緩;其二,政策穩定與長期誘因是產業成長關鍵;其三,AI與儲能的結合將催生新型態基礎設施需求。電動車電池的第二春才剛要展開,有望成為下一個能源投資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