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純電車市場風起雲湧

大陸新能源車銷售量在去年達352萬台,預估今年將衝向500萬台大關,其中BEV佔大半比重。雖然政府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將在今年底完全取消(跟去年原政策相較差了1萬多人民幣),但電動車風潮已啓,今年勢將成為爭市佔率爭獲利的關鍵年;新創品牌的資金消耗淘汰賽將益發激烈,能存活者尚需接受傳統車廠電動車款導入的第二波挑戰,孰勝孰負尚難意料。 我始終認為大陸電動車品牌的生機不能像這樣只靠在本土市場的廝殺(否則跟傳統油車的戰略又有何差別?),而應毅然走向歐美市場另闢戰場,及早以戰養戰建立國際名聲。蔚來、小鵬、以至於小米、集度汽車,誰能引領風騷,帶領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大軍站上未來汽車科技的全球舞台呢?

近年來中國政府極力推動新能源車的發展,其中純電車BEV更是重中之重,早已成為全球電動車市場規模與趨勢的領跑者。這其中多有強勢的自主品牌已陸續冒出頭來,尤以蔚來、小鵬、與比亞迪這三家的表現最為突出。目前台灣雖與大陸沒有整車進出口的貿易項目,但站在汽車科技專業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有必要開始審視大陸電動車與相關新科技的發展已到了競逐全球市場的這個關鍵轉折點,未來5年後大陸車企勢力的一舉一動必將左右全球車市版圖變化。

大陸車業對於從約2014年開始,陸續成立的數十家品牌,概稱為所謂的 “造車新勢力”;而最具知名度的就是俗稱 “蔚小理”的蔚來、小鵬、與理想。加上老字號的比亞迪,這四家可謂新能源車自主品牌的佼佼者。目前理想汽車尚未著力於BEV,所以我此刻將聚焦在其他3家:

- 蔚來。在2014年成立於安徽的NIO,整車組裝是由江淮汽車代工;在成立後的幾年內就開始全球佈局在歐美等地設立分公司,積極參與Formula E 電動車方程式賽事,並在2018年於紐約股市掛牌上市。蔚來最 “特立獨行” 的就是其產品主推 “換電站”,把電動車最關鍵的電池分開來處理,買車時可選擇車電分離(不要電池),如此車價可減約7萬元人民幣。電池的租用機制另計,在最新一代的換電站的換電池作業時間僅需3分鐘。

換電站的概念代表兩個實質意義⋯ 電池與充電樁技術在未來至少10年內顯見無法達到10分鐘充飽(或80%)的水準;還有當電池技術持續提升的未來,同一台蔚來電動車可享受電池持續升級的科技成果,不會落伍。就在2個月前,蔚來與荷蘭殼牌石油簽署協議,在歐洲與中國將廣設換電站,以及家充、電池資產管理等等進行廣泛的週邊軟硬體合作。而最重要的是,蔚來已在去年第四季於電動車大國挪威鋪貨上市,其中高達9成的車主都採用車電分離的購車方案。

- 小鵬。在2014年成立於廣州的XPeng,注資者包括鴻海、阿里巴巴、小米等大咖,並於2020年在紐約股市掛牌上市。和積極戰略佈局的蔚來相較,小鵬看來較為保守,目前為止僅止於斷續出貨至歐洲市場。不過在另一方面,小鵬的充電樁技術已來到800V高壓、與480KW高功率的先進水平,顯見著力甚深。此外小鵬以科技研發自許,研發費用居高不下,所以如何能將成果儘早導入量產擴大銷售與收益,我認為是他們接下來欲破繭而出的最大挑戰。

- 比亞迪。在1995年成立於深圳的BYD,其電池事業的名氣比其汽車事業部門還要來得大,而其汽車品牌價值也能持續多年蟬聯中國自主品牌的榜首。其去年全年BEV銷量雖略遜於前述兩家,但以其自給自足的電池與電子零件供應鏈,相信當可是長遠擘劃出擊的穩當基石。此外,高達3萬餘人的研發大軍,我認為是比亞迪的最大資產;他們可以在整車銷售上暫時落於人後,但是在全球車廠的未來科技供應鏈上,比亞迪絕對立於不敗之地。

除了以上3家值得關注的車廠之外,小米、百度、華為等3家科技大廠是我認為中國未來進軍全球車市的核彈級競逐者⋯ 小米汽車已在去年3月成立,在自動駕駛、晶片、電池等關鍵技術供應鏈投資了數十家,並宣佈將在2024年上半年整車量產。小米這個 “價格破壞者” 會不會在未來車市掀起滔天巨浪呢?

另百度則與中國最大自主品牌吉利汽車合資成立了集度汽車JiDU,百度最強的自駕技術將會首先在集度車上實現,進而走向全世界。至於華為,則採用與車企共同開發打造子品牌新車款的模式,以對等的地位在車市打下一片天。目前北汽、廣汽、長安汽車等傳統車廠皆已確認要參與合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