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與輝達智能車技術平台的巔峰對決

高通Qualcomm與輝達Nvidia,在未來汽車產業中將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甚至有可能成為科技規範的制訂者、車廠新業務營運的共同決策者(例:OTA軟體功能下載、智能座艙資訊服務、自駕車共享業務)。車廠在未來汽車世界中的角色,還能像過往與現在一樣主宰一切嗎?!

    在未來汽車新科技的領域裡,高通Qualcomm與輝達Nvidia絕對是閃亮的兩顆巨星。他們在智能車相關技術開發的進程上,已將所有傳統車廠拋在後面。以目前詭譎多變的車業競爭態勢來看,能夠確定的大方向之一就是必須加入這兩家的平台進行自家新款電動車的車型開發,否則只靠車廠自身研發資源勢將難以追及。首先來看看這兩大科技巨擘的智能車平台發展現況

  • Qualcomm Snapdragon 數位開放平台的應用範圍遍及聯網、智能座艙、ADAS、甚至全自動駕駛,在ARM的架構上將多個CPU整合為SoC ( System on a Chip ),進行與車廠在未來汽車科技開發上的合作。在其近年來的技術迭代之後,已先後吸引了VWBMWHyundaiBYDStellantis Renault HondaVolvoFerrari 、與賓士等20餘家傳統大廠的加入合作,至今合計研發資金號稱已高達300億美元。
  • Nvidia以圖像辨識技術起家,在自動駕駛的技術領域裡如魚得水,從知名全球的Orin Atlan AI自駕晶片,到近日最新發佈的DRIVE Thor,短短3年內已將晶片算力推至2,000 TOPS的高峰,是Orin算力的8倍,已遙遙領先全球所有科技企業。目前Orin晶片已經廣泛應用在全球多家車廠的新車款上,包括有賓士、VolvoHyundai AudiBYDVW、以及諸如 “蔚小理Lucid等新創品牌。

    如果單純以算力來做比較,Snapdragon Ride5奈米單顆 AI晶片為360 TOPS,是目前量產用於車輛上的第一,其次就是7奈米的Orin,算力是254 TOPS。目前看來是Qualcomm略為領先,且去年Nvidia 宣佈算力達1,000 TOPSAtlan晶片需到2025年才能量產,這在自駕與製能座艙技術時程表

的競賽上慢了不少;所以在今年9月,Nvidia直接將算力更為強大的DRIVE Thor晶片的量產時間直接往前壓在2025年上,意味著Atlan在將來自駕技術發展的角色將會消失,而由DRIVE Thor直接來面對Qualcomm與其他科技大廠新款晶片的挑戰。以目前一台車裡的ADAS、自動泊車、DMS、數位式儀表板、資訊娛樂系統等功能,皆需分由不同車載電腦來控制的狀況,當2,000 TOPS算力的晶片來到時,將能有效地全部整合,以節省成本。這樣看起來,Nvidia將會反超Qualcomm取得自駕技術龍頭地位嗎?其實並不盡然。BMWVW已在過去一年內先後與Qualcomm簽約進行自駕系統開發的長期合作(賓士則是與Nvidia合作),未來這三年內,Qualcomm 勢將推出重量級自駕AI 晶片,與DRIVE Thor對決。

    至於一顆晶片算力達2,000 TOPS的時間到來時,是否意味著自駕技術落地的時間就不遠了?這個問題其實還必需問一下全球自駕技術領先群 - Waymo、百度、CruiseAutoX 這些技術大廠。Waymo目前與Samsung合作;百度用Orin並自主研發晶片;Cruise放棄與Nvidia的合作開始自主研發晶片;AutoX則同時採用兩家AI 晶片建構運算平台。所以看來這兩家自駕AI晶片大廠與車廠還比較有合作的空間,反而將會與自駕技術大廠在未來形成兩大應用陣營,進行另一層面的商業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