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能,為什麼台灣不能?!

台灣在整體經濟力量與科技研發能量上面是超越挪威的,理論上在電動車的運用上,應該是要有足夠的資源來推進的;只可惜政府政策與產業發展缺乏遠見又沒有對症下藥,現在眼看在電動車普及化這件事情上就要淪為開發中國家的等級(印尼在2025年設定純電車加油電車產量要達到全國成車產量的20%、泰國是2030年電動車產量達30%;台灣可能還不如這兩個國家),不知何時決策人士才能全盤規劃帶頭行動並改變現況,而不是空談目標、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挪威是全球電動車市佔率最高的國家。自今年初以來,每10台個人掛牌新車之中有9台是電動車(其中3/4以上是BEV,其他是插電式混動),可以說挪威已遙遙領先全世界10幾年的時間,將提前成為新車零排放的國家。挪威的人口500萬、台灣是2300萬;挪威的GDP4200億美元、台灣是16,000億美元;挪威的人類發展指數(HDI) 0.957、台灣是0.916,都是列入「極高」的等級。那麼為什麼挪威能如此早早進入新車零排放的世界(2025年起禁售燃油車),而台灣卻是遙遙無期?!  請注意!國發會公佈的2040年零排放是「目標」,不是禁售燃油車的「法規」

    首先在2016年聯合國會員簽訂的「巴黎協議」,針對地球暖化問題提出了改善目標(因為是「目標」,所以一樣不具任何強制約束力)。之後的幾年成效有限,但挪威是其中身體力行認真看待的國家之一 在同一年挪威就設定在2030年要較1990年減排40%的目標,而且依據制定了相關的法規;在去年再進一步提高必達目標到50%,以及挑戰目標到55%。而其中有關汽車的行動方案非常簡單明確

  • 電動車減稅。進口車免稅(1990起實施)、25%的加值營業稅免稅(2001起實施)、碳排稅免稅。
  • 過路費與停車費優惠折扣、還可使用公車專用道。
  • 同一行駛哩程的電費與油費差異是1:6 ( 挪威電費便宜,其發電來源主要為水力發電)。
  • 補助業者廣設公眾充電設施。目前近50萬台的電動車,有17000個充電站可使用;其中3000個還是快充站。
  • 補助車主家充的購買與裝設費用。各城市地方政府補貼20%50%不等。

    因為這幾點,使得電動車的車價與使用成本都較燃油車低得多,消費者自然就轉而選擇電動車了。當然由此也可看出挪威早就未雨綢繆,持續多年以各種誘因鼓勵車商、誘導消費者儘快走向電動車時代。回過頭來,我們看看台灣端出了哪些「胡蘿蔔與棒子」來加速推動電動車(或新能源車)普及化呢?

  • 到現在為止,政府還沒有立法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
  • 電動車價在140萬以內的部份免貨物稅,超出的部份折半。這個補助是要退給品牌總代理的。
  • 車主享有免牌照稅與燃料稅。
  • 電價上漲恐將成常態,無論是慢充或快充,未來離峰與尖峰時段充電的費用必然增加。而現在正處夏季用電高峰,各處跳電頻頻,台電備轉容量動輒剩不到10%,試問幾年後當BEV又多了10萬台需要充電時,電從哪裡來?!
  • 據交通部統計,目前全國公共充電樁約2000座(不是充電站喔!),而且絕大部份都是慢充;而到2025年時,至少需6500座才能應付電動車成長需求。
  • 佔整體市場一半的國產車廠,今年以內還看不到有國產BEV量產的跡象。
  • 佔市場另一半的進口車商,除了Tesla,其他品牌BEV合計月銷至今平均不到200台(供貨不足是主因)。
  • 今年純電車新車掛牌數約佔整體市場不到3%,遠低於全球平均(今年可能會到10%),更別說跟挪威比較了。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已看出來台灣不是靠減稅措施就能追上全球減碳的腳步,現在台灣電動車普及化最大的障礙是電力來源、充電設施佈建、與汽車工業急需轉型的問題啊!